总机电话:0311—67668456 85202280
传真  :0311—67668256
公司邮箱:jiaxun200908@126.com
邮政编码:050000
地    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北路368号2号楼


技术资料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料

DC/DC输入输出共模滤波设计

作者:admin   来源:   发布时间:2013/9/5 9:30:02   点击量:2829

  当电子产品的电源端需要进行电快速脉冲群(EFT/B)、传导敏感度(CS)或其产品整体进行辐射敏感度(RS)等抗扰度电磁兼容试验时(EMS)或进行传导发射(CE)、或辐射发射(RE)时,如果不对DC/DC输入和输出进行合适的滤波,那么几乎不可能通过上述试验。

  DC/DC的隔离电压指标通常在直流或交流50Hz条件下测得,但当输入输出间的电压频率提高到中频甚至高频时,则其在输入输出间的分布电容Cp耦合下,其隔离的效果将大大降低,高频共模信号甚至能几乎无衰减的从输入耦合至输出。

 

  说明:

  aLc为共模扼流圈,电感量为几个mH至几十mH左右,C1、C3为10uF以上的电解电容,成本允许时可以采用ESR/ESL(串联等效电阻/串联等效电感)更低的钽电容,因为钽电容较电解电容有更好的高频特性;

  bC2、C4为普通陶瓷电容,其容值约与C1、C3相差100倍以上。如C2、C4取10uF,则C2、C4取0.1uF。采用大小电容并联的方式同样是为了拓展电容的高频特性,因为在超过自身谐振频率点后,电容不再是电容,将表现为电感特性;

  c当C1、C3采用带引线的陶瓷电容时,应注意其引线长度不超过2mm(引线在高频下表现为电感,一般10nH/cm,在公式,如电快速脉冲群EFT/B的dt为5ns,静电放电ESD的dt为0.7—1ns,导致V较大,最终影响电容的滤波特性);

  d较高电感量的Lc与电容C1、C2、C3、C4共同构成“”型滤波器,PCB布线时,应让C1、C2尽量紧靠端口,且保证电感Lc与电容C1、C2、C3、C4形成的环路面积最小,防止因DC/DC内部的开关信号形成差模辐射,或通过外接线缆转换成的共模辐射。

  eLd1为差模电感,通常为100uH以上,用以滤除共模转换成差模的干扰信号,共模扼流圈由于制作工艺原因通常存在1%左右的差模电感,若其不影响DC/DC输出纹波,Ld1此时可酌情省略。

  gDC/DC输入输出耦合电容Cp(,Cp通常为十几个至几十个pF)可使得高频信号能几乎无衰减的从DC/DC输入端耦合至输出端。DC/DC输入侧的“”型滤波器与输出侧的共模滤波器联合作用,可明显降低从低频9KHz/150KHz至高频80MHz范围内全频段的传导性共模干扰。此外上述全频段的共模滤波也可以使得30MHz至80MHz范围内的辐射发射值(uV/dB)控制在一定的标准限值以内